生活阳光

  • 742877299
  • 打造兴宁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生活阳光 网站首页 兴宁人物 查看内容

兴宁军人伍晋南的戎马岁月!

2017-10-12 21: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14|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兴宁阳光网—兴宁历史人物1944年,伍晋南(右)与古大存(中)、萧向荣(左)在延安的合影。   参加长征与死神擦肩而过   1931年间,粤东北部的兴宁县青塘排村。入夜,村里突然响起狗的狂吠声。山那边的土屋,一 ...
兴宁阳光网—兴宁历史人物

1944年,伍晋南(右)与古大存(中)、萧向荣(左)在延安的合影。

  参加长征与死神擦肩而过

  1931年间,粤东北部的兴宁县青塘排村。入夜,村里突然响起狗的狂吠声。山那边的土屋,一个青年人的身影跃出窗外,迅速消失在屋后黑黝黝的山林中。国民党反动武装扑了个空,而他们要抓的,是中共闽粤赣边区特委西北分委派到兴宁县委工作、原梅州工委书记伍晋南。

  不久,伍晋南化装潜入江西,到了李井泉任师政委的赣南红军独立三师,成为红军队伍中的一员。他先后任独立三师政治部青年科长、组织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1934 年10 月,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开始突围转移,伍晋南所在的红三军团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在出发前的集结地,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政工干部抓紧时间进行政治鼓动。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毛泽东对长龙似的队伍挥臂呼喊:“要革命的就跟红军走!”

  长征中,伍晋南任红三军团敌工部部长。长征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征程,严寒饥饿、缺医少药、沼泽陷洼、高原缺氧,加上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多少人挺过来了,也有不少人倒下去了,把忠骨埋在了万水千山中。据伍晋南的女儿伍依丽在《我的父亲伍晋南》一文中写到,其父生前曾讲过长征的几次遇险:一次战斗中,敌人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头顶呼啸而过,帽子飞了,额头一缕头发烧焦了,与死神仅差厘米!过后他自嘲“好在个子矮”;进入草地后,又患上“打摆子”,加上吃了不知名的野菜,发热腹泻,身体很虚弱,“好在有一匹马”,他回忆说,“行军时靠马驮着,夜里睡觉为防马跑失,就把缰绳绕在手臂上。”靠着坚强的毅力,几天后,他终于随队伍走过了死神日夜游荡的茫茫草地。

  三交镇与刘志丹沉痛告别

  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1935年底,中央决定由陕北红军组成红二十八军,任命刘志丹为军长,宋任穷为政治委员,唐延杰为参谋长,伍晋南为政治部主任。

  伍晋南每每回忆起当年刘志丹壮烈牺牲及为他赶制灵柩的情景,心情总是难以平静。那是1936 年4 月西征战役中,14日,红二十八军奉命攻打山西三交镇,战斗中刘志丹冒着硝烟亲临一团前沿阵地观察敌情,不幸胸部中弹牺牲,年仅33岁。按照宋任穷政委的指示,军特派员裴周玉护送刘军长的遗体到达三交镇的一个院所,在那里等候的军政治部主任伍晋南及同志们沉痛地向刘志丹遗体默哀致敬。随后伍晋南即派侦察科长去筹备船只,派民运科长购买木板制作了简易棺材,将刘军长遗体擦洗干净,整理好他的衣帽,装殓入棺。当天深夜,放置刘志丹遗体的渡船悄悄划过黄河,运往党中央所在地瓦窑堡。红二十八军在场的官兵挥泪扶棺,目送着渡船,向敬爱的军长作最后的告别。

  花盆村激战

  1938年4月,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冀东敌后游击战争的部署,令宋时轮率领的一二○师雁北支队和邓华率领的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支援准备发动的冀东大暴动。

  5月中旬,八路军第四纵队共五千余人在平西(今北京以西)斋堂地区正式组编,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委,李钟奇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 第四纵队兵分两路挺进冀东。一路由司令员宋时轮、政治部主任伍晋南率领第12支队过居庸关,经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向冀东开进。另一路由政委邓华、参谋长李钟奇率领第11支队经康庄、延庆,连破永宁、四海等日伪军据点,进入怀柔、兴隆,也向冀东前进。 途中,由伍晋南率领的第36大队及骑兵大队、独立营留在平北开辟根据地,以策应开赴冀东的第四纵队后方安全,控制平西与冀东的交通联系。主力部队继续东进,7月间,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余县及开滦煤矿共20余万人的武装暴动,控制了冀东广大地区。

  伍晋南率领部队从青龙桥附近过平绥路,经永宁、千家店。在千家店,攻占了伪满公所。部队经过数日休整后东进至花盆村。这时前方报告,热河伪满军三十五团一个营,四百多人也进至花盆村。这股敌人原驻四海,从汤河口过来拦截八路军,此时正在夜幕掩护下,悄悄向孤山运动。伍晋南当机立断,决定歼灭这股敌人。 山林间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一阵冲锋号吹了起来,“冲啊!”只见前方的指战员高喊着口号,向伪满军冲去。战斗仅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伪满军见大势已去,纷纷脱去军上衣,只穿白衬衣,以班为单位把枪架好,自动举行了“投降仪式”。此次花盆村战斗生俘敌人三百余人。

  创建挺进剧社

  193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八路军第四纵队为基础,在平西组成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程世才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挺进军成立后,提出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创建冀热察抗日根据地”的“三位一体”战略任务,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挺进军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腹部位,直接威胁着日伪在华北、热河的统治。

  伍晋南在挺进军长期担任政治部主任,十分注意继承和发扬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认真抓好战时的政治工作。为配合战时对内鼓动、对外宣传的需要,挺进军政治部十分重视戏剧和民间歌曲对军队的教育作用,为此专门成立了一支优秀的文艺团体——挺进剧社。它的前身是一支成立于红军时代、随宋时轮支队从山西吕梁山北一路挺进冀东的宣传队,有30多位能歌善舞、一专多能的宣传骨干。1939年5月1日,在挺进军政治部的一次会议上,伍晋南主任宣布剧社成立,并最后定名为挺进剧社。

  当时战斗极为频繁,在伍晋南的领导下,挺进剧社白天行军,晚上编排节目。剧社社员组成宣传小分队,在村头,在路旁,在各种大小场所,在炮火纷飞的战斗间隙,宣传政治形势,鼓舞战斗士气。他们表演的艺术形式有歌曲、舞蹈、歌剧、活报剧、哑剧、京剧等等,用文艺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和抗日的积极性,参军参战支援抗日前线,成为战时很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武器”。 “挺进!挺进!左面是长城燕山。挺进!挺进!右面是渤海平原!敌人要把这块土地当作战略后方,毛主席命令我们在这里坚持抗战。”这首寄托了伍晋南和挺进剧社心声的《挺进剧社进行曲》,传遍了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鼓舞着挺进军的战士们,随时为了保卫华北,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奋勇战斗。

  1939年底,中共中央决定筹备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出通知,在各个地区选党代表。伍晋南和丁盛两人被挺进军推选为七大正式代表。1940年初夏,他随晋察冀代表团去了延安,开始了人生新的历程。

  参考文献:1、伍依丽著《我的父亲伍晋南》;2、乔克著《伍晋南 : 挺进军中急先锋 纵横燕赵传奇多》(原载《北京青年报》2014.12.21A16版)

1937年的伍晋南

  ■人物简介

  伍晋南 (1909-1999), 广东兴宁新圩大山村人,原名伍晋兰。1928年入党,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1934年参加长征。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后历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政治部主任、一二○师暨晋西北军区第三五八旅及三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韶关地委书记、广西省委副书记、广西省委书记处书记、陕西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等职。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兴宁市历史名人信息由兴宁论坛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