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 发表于 2017-5-7 14:27:53

兴宁一中:百年名校如何长盛不衰

兴宁阳光网—兴宁一中
 神山苍苍宁水泱泱,青眼塘前桃李芬芳。兴宁一中,有110年历史的粤东名校,以勤奋求实的光荣传统,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并焕发着新的活力与生机。  一桌两院士:王佛松、汪懋华;大教育家、大学校长:罗雄才、潘炯华、王越等;政界要员: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等各行业杰出人才,均出自兴宁一中。在历年的高考中,梅州状元榜上,一中的学子不少,2014年温馨妮更是以广东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一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产地。
  “打造一所名校不容易,一百多年的风雨才铸就了今天的一中。”校长张远明感慨地说。众所周知,在梅州,比兴宁一中软硬件条件好的学校也有不少,但作为县级学校它在高考中屡次突围,雄踞榜首。百年名校,兴宁一中是如何做到长盛而不衰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通讯员 钟思婷
  学生:量化管理 注重劳动、体育能力培养
  “我们对学生实行的是量化管理,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并体现在数据上。”据张远明校长介绍,每个学生开学时都有100分的原始分,违反规则会被扣分,积极做好事则可以加分。校园里有一块大型的公告栏,上面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分数,一周内没有扣一次分的学生可以获得加分鼓励,而每周分数倒数20名的学生,校领导会亲自与学生面谈,了解缘由,并对学生进行教育。
  “没有一劳永逸的管理制度,都是在不断的修正中形成的。”张远明校长说。每天从早操、晨读到晚修、作息都安排有专人进行管理。学校实施的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制定了《兴宁一中班级综合评价量化实施细则》《兴宁一中学生个人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实施细则》。量化管理包括学生个人量化和班级量化,即年级对班,班对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结果的量化,采取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总评的做法,有效促进优良学风纪风的形成。
  从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张远明校长见证了几十年来一中学生管理制度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科学、精细化管理的传统。“过程中也有行政、教师反对我们这种严格的管理,认为可以稍微放松一些。虽然有反对的声音,但是这项传统我们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这也是我们的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每天早上6点不到,一中的学生就得起床,参加早操。早操结束后,学生并不是着急地冲向饭堂享用早餐,而是拿起书本朝气蓬勃地开始晨读,“学生晨读完了以后才去吃早餐,然后又开始早读。”张远明校长每天早上7:20之前都会出现在高三的教学楼里,带着高三的管理团队,一个班一个班的察看学生们的早读情况。
  “学生每天都能见到我,老师也是,只要他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我提出,我每天都在的。”张远明校长坚持每天下班巡视学生,风雨不改,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倾听学生的心声,也能为学生和老师做出最佳的表率。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兴宁一中坚持推行“高考重心下移,三年一盘棋”的管理理念。高一、高二年级,重点抓习惯、方法的养成,实现初、高中的成功转型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行月考制。同时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通常从高一年级上期中段考试后就对尖子生进行规划、辅导,责任到人,收效显著。在高二到高三这个关口,学校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同学们的求学、拼搏精神,再利用高三前半段时间的复习、梳理、综合、训练,实现质的飞跃。
  在众人的眼中,一中的学生聪明,会读书,一中是个出状元的宝地。但是据张远明校长介绍,学校在抓学生成绩上狠下工夫,但也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劳动方面的能力。
  每天的第三节课下课,就是一中的课间操时间,只见一名同学扛着班旗跑在最前面,以班级为单位同学很有序地从班里迅速移动到了操场,一边绕着跑道慢跑一边唱歌,场面甚是壮观。“这个课间操不仅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更具有应急疏散演练的功能。”张远明说。
  走进一中的校园,虽然不大,教学楼也不是非常新,但是散发着质朴的气质,纵横的校道见不到一片纸屑,只有几片落叶还来不及清扫。“劳动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每天3扫,每周一大扫,清理卫生死角,还有学生的综合分数太低的,他可以申请劳动获得加分。我们在这些细节里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品质。”张远明校长说。
  一中质朴、勤奋、踏实的优良传统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的骨髓里了,王佛松院士在一中100年校庆之时表达了他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作为兴宁一中的校友,我为有这样一所历史辉煌、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母校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母校给了我们知识和立世做人的道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荣誉,离不开当年老师的教诲。”
  教师:让学生给老师打分 不合格的老师要转岗
  一模考试结束后,学生们在晚自习上静静地埋头看书做题,而高三年级的老师们则拿着各自班的成绩,围坐一桌,开始认真细致地分析考试结果,平均每个老师发言十多分钟,历时3个多小时,这是一中的传统——高三质量分析会。
  “高三一年,质量分析会我们就要开6次以上,通过数据分析,横纵对比学生成绩,我们要把学生的成绩负责到底,了解老师的任务完成情况,这样才能有进步。”张远明校长说。
  据了解,很多学校都会开高三的考试分析会,但是利用晚上时间开会的并不多,“我们不想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老师辛苦一些没什么,这也是我们坚持了很久的传统。”
  除了坚持传统,为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发扬一中扎实、踏实的校风,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的成长,一中对老师创新性实行量化管理,给每一个老师的工作表现“打分”。
  以往,都是老师给学生打分,“分分分,都是学生的命根”,而在一中,学生也能享受到给老师打分的待遇。
  据张远明校长介绍,一中的老师实行“能进能出”制度,学生对任课教师实行四个等级的评价,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最后看优良率,一中对教师实行的是年级聘用制,评分低的老师将会面临没有年级敢要的情况,那个老师就得转岗,做职工一年以反省自己行为,第二年再综合考察情况看是否能回到讲台继续任课。
  除了学生能给老师打分,一中的老师考核还有平时的工作态度、所教班级的成绩排位等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综合考量后得出总体评价。张远明说,一中对教师的管理也是落到了实处,而不是走过场,最多的时候有10多位老师被转岗,渐渐地老师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近年来几乎没有需要转岗的老师了。“量化管理教师,对于提高我们教师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一中的老师都是比较自律自觉、爱岗敬业的,因为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值比较高,我们也很卖力工作。”高二年级的孙玉萍老师说。
  “每个职工都需要制度的约束,我们设置一条底线,就必须把这条底线守住,严格执行,但是我们不是搞末位淘汰制,因为我们一中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张远明说。
  虽然现阶段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分数仍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指标,在一中,不论对学生管理还是对老师的管理,都量化到了每一个细节,这样实行起来目标更明确,也更高效,历年辉煌的成绩就是很好的说明。
  社会各界支持百年名校
  发展大计,教育为先。兴宁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用“小财政”办成“大教育”,是兴宁市历届党政班子从不动摇的战略方针,为此,投入1亿多元把兴宁一中打造成全国示范性高中。
  除了政府的鼎力支持,广大校友、乡贤和全市人民以及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亦是兴宁一中百年名校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历界校友以捐资办学、助学、奖学等多种形式支持一中发展。自2000年至目前初步累计捐款达1200多万元,2012年开始发起的由各地校友捐资成立,主要用于奖教奖学的“兴宁一中奖教奖学基金”,至目前达523万多元,为学校高考取得好成绩及助推学校发展作出重要的作用。
  在政府、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在一中人的不懈努力下,兴宁一中获得了许多省级甚至国家的荣誉,“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模范集体”“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9月,学校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广东省各级各类学校中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高中学校。
  从近年高考成绩看,兴宁一中是梅州市十所重点中学中培优率较高的学校,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效培优”目标。2011、2012年梅州市中考前100名就读一中的学生只有10人,而2014年高考,梅州市被“985工程”高等院校录取的325名考生中,一中就有88人,这个数目相当于梅州市除两所直属重点中学之外的其他7所重点中学人数之和。此外,梅州高考状元也常见一中学子的身影,2015年高考梅州市8个单科状元,兴宁一中就占了4席。
  杰出校友
  同桌两院士:王佛松、汪懋华
  大教育家、大学校长:罗雄才、潘炯华、王越等
  政界要员: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等各行业杰出人才
  兴宁一中历年辉煌成绩
  2015年
  2485人参加高考,总分600分以上高分考生247人、重本上线570人、本科上线1967人,与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98人、73人和13人。
  考生林展、刘秋君分别以668分、664分名列全省文科总分第11、18名,分获梅州市文科状元、榜眼;杨凯彬143分、吴宇凡144分、林展141分获梅州市英语、理科数学、文科数学单科状元。
  2014年
  2481名考生参加高考,其中重点本科(第一批)上线人数达497人,比去年增加87人;普通本科(第二批)以上人数达1954人,比去年增加90人,上线率达78.8%;专科(第三批)以上2460人,上线率达99.15%。
  温馨妮677分,梅州市语文科状元,总分为广东省文科第四名,刘慧敏653分获梅州市文科第四名,梅州市文科前五名占2人。王学林663分获梅州市理科第六名;游超、刁均威660分并列获梅州市理科第八名,梅州市理科前十名占3人。
  对话校长
  张远明:百年名校延续辉煌不易
  每天,学生和老师们都能看到张远明校长的身影,穿梭在各教学楼之间,仔细察看同学们的精神状态,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并督促行政人员、老师把每一项教学工作做实、做细。正是因为全校上下扎实的工作作风、校风,才培养出勤奋好学的一中人,延续百年名校的辉煌。但是由于2015年招生政策的变动,兴宁一中的生源质量有所下滑,校方表示出深深的忧虑。
  以身作则发扬一中精神
  “我每天早上7:20、中午2:25以前都会准时出现在高三的教学楼入口处,和行政一起,看看学生的精神状态,有无迟到的现象等,一年到头天天如此。”张远明说,他之所以每天坚持这样,是希望给老师、同学们做个表率,同时也能深入到同学中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在很多学校,学生并不是天天都能见到校长的,但是在一中却可以。有人笑张远明,说他这样工作太傻、太辛苦,可是他却不这样认为,“偷懒谁不会,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把一项简单的工作坚持一年、甚至十几年的?”正是因为有了张远明这样的校长,一中上上下下,全体师生都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一个人例外。
  不论是学生管理,还是教师管理,不论是教学研究,还是考后分析,一中都把每一个细节落到了实处,“踏实、肯干就是我们一中人的风格,定下的规则我们就要去遵守,定下的目标我们就要去把它实现。”张远明说。
  担忧生源质量影响高考成绩
  从1982年开始参加工作,张远明在教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在采访中,他拿出了一份自己总结的教学上的经验,例如寻求出题“十策略”、强化教学“十环节”、提出课堂要“六少”等,里面满满的都是他30多年教学的心血。“不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学校管理,我都一直坚持‘会教不如会学,好教不如好学,师动不如生动,师忙不如生忙’这句话,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一中,和张远明校长一样勤勤恳恳的老师还有很多,得益于科学的学校管理,教师的爱岗敬业和学生的不懈努力,近几年兴宁一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张远明也有他的担忧,从2015年开始,兴宁一中由往年的中考第一批录取降到了第二批录取,生源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2015年录取分数线比往年低,“这一届的3年是一场硬仗,不好打啊!”张远明感慨地说。

信息来自南方日报,兴宁论坛整理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兴宁一中:百年名校如何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