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朗锋栩 发表于 2017-12-19 19:18:54

客家刘氏--刘姓最庞大的支系

兴宁阳光网—兴宁刘氏
刘姓有一个最庞大的支系--客家刘氏。这个支系虽然不见载于任何中国正史,但却人丁兴旺,人口占今日刘姓的十之三四;而且其成员移居海外的特别多,是刘姓家族中最具有开拓精神的家族。据多种刘氏族谱记载,客家刘氏在刘姓大家族中属于中山刘氏大宗,出自中山靖王刘胜和三国蜀主刘备之后,其开基始祖,是从光州固始入闽的刘祥,或作刘翔。但是,对于刘祥或刘翔本身的情况以及其祖先的来源与传递世系,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山刘氏众多支派中,以刘备94世次子刘永95世一支最为兴旺。蜀汉亡后,刘永徙居洛阳。五胡乱华,刘永子孙也纷纷南迁。 刘永14世孙刘虬曾住今河南南阳、湖北江陵;刘永24世孙刘贿,在唐懿宗时官任朝散大夫,由洛阳迁江南,又迁今浙江金华。
  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刘祥(刘永25世孙)为避黄巢之乱,与兄刘祺、弟刘禋,南下避乱,兄弟三人失散。刘祺避居大梁河东,官知建州,其裔创潮安东津、普宁桂花篮派系,分居潮、普、揭等地(谱称西派)。刘禋迁居安城(今江西吉安)。刘祥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今三明市宁化县),为刘氏入闽始祖(又称唐中代始祖,谱称东派);生四子:天锡、天瑞、天明、天诚。天锡于唐懿宗时登进士第,官至观察使,罢官后随父避居宁化石壁。刘祥的孙子刘沐,钦点状元,博学多才,在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主持撰修客家刘氏的第一部族谱。刘祥四世孙刘龙图,登后周翰林学士;五世孙刘任,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任河南转运使;七世孙刘参常,任官河南怀庆府尹,创建客家刘氏的第一座家庙---汀州刘氏家庙,以祭祀始祖刘祥;九世孙刘月清(其父刘德洪官授北宋大司马),任江南制置使;十二孙世(春田)刘诏,南宋高宗时,官虔州判官,敕赐紫金光禄大夫;十三世孙刘贵盛,官授浙江金华府伊;十四世孙刘龙,官授湖广承宣使,升河南宣抚使,任后返籍居宁化石壁。刘龙生九子:名开一至开九。  刘开七,字必高,号三郎,宋元之际人,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官任潮州总镇,时率兵往兴宁岗背平乱,卒于营,墓葬在嘉应州兴宁县北厢岗背高车头黄蜂嶂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因任职于粤,所以从福建宁化迁居广东潮州、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等处立业,故被尊为客家刘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在兴宁岗背榕树村建刘氏大宗祠一座,堂号“爱敬堂”,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日扫墓,永为定祀。
  刘开七的儿子刘广传,字清淑,生于元初,27岁登进士,任江西省赣州府瑞金县令。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筑城建学,平洞寇,政绩卓著,被加任终奉郎的官衔。墓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沥三角塘背龙形眼睛穴。刘龙(广传的爷爷)因儿子刘开七葬于兴宁,遂令部分子孙到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及程乡开基立业。广传生14子,86孙,360个曾孙,分布江南各地居住。因裔孙居住各地,曾作了律诗一首,以嘱十四子之符节以便认祖归宗: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及他乡即故乡;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刘氏--刘姓最庞大的支系